服务器压力测试的常用指标?

话题来源: 开源网络压力测试工具

说到服务器压力测试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”能承受多少用户同时在线”,但其实这个领域的水比想象中深得多。作为一个经常和服务器打交道的运维人员,我发现很多新手容易忽略一些关键指标,结果测试数据根本反映不出真实情况。比如上周我就遇到一个案例,某电商平台在双十一前做了压力测试,只看并发用户数达标就以为万事大吉,结果活动当天还是崩了——问题就出在他们没关注TPS(每秒事务数)这个核心指标。

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关键指标

CPU使用率和内存占用率是最基础的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但有趣的是,我发现很多团队会犯一个低级错误:只盯着平均值看。实际上,峰值时的资源占用情况才更能说明问题。有一次我们测试一个视频处理服务,平均CPU使用率才60%,看起来挺健康对吧?但细看监控才发现,每处理一个视频时CPU都会瞬间冲到95%以上,这种”脉冲式”的负载在真实场景下很容易导致服务雪崩。

响应时间也是个大学问。不是简单看个平均值就完事了,要特别关注P95、P99这些长尾数据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情况是平均响应时间200ms,但P99居然高达5秒——这意味着每100个请求里就有1个用户要等上5秒,这种体验能不流失用户吗?

数据库性能往往是被忽视的重灾区

说真的,90%的性能问题最后都出在数据库上。QPS(每秒查询数)只是入门级指标,更关键的是要看慢查询比例和锁等待时间。去年我们给一个SaaS平台做测试,前端表现一切正常,结果数据库的锁等待时间居然达到了惊人的800ms!这种问题不通过专业的压力测试根本发现不了。

还有个特别容易踩的坑就是连接池。很多开发团队在测试时用的都是默认配置,结果一到生产环境就发现连接池被撑爆了。建议一定要在测试时监控连接池使用率,这个指标太重要了。

网络层面的指标同样不容忽视

带宽占用率和网络延迟这两个指标经常被忽略,特别是在云服务环境下。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奇葩案例:某视频网站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一切正常,但实际用户观看时却频繁卡顿。后来发现是测试环境和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和生产环境不一致,测试时根本没触达到真实的网络瓶颈。

最后说个冷知识:错误率这个指标经常被草率对待。很多人觉得”只要低于1%就OK”,但实际业务中,某些关键接口的错误率哪怕只有0.1%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。比如支付接口,你敢接受0.1%的错误率吗?反正我是不敢。

评论(5)

提示:请文明发言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  • 阿柴

    学到了!原来TPS比并发用户数更重要,难怪我们上次活动也翻车了😅

    2 月前 回复
  • 皮蛋瘦肉粥

    深有同感,数据库性能真的是重灾区,我们项目就栽在慢查询上

    2 月前 回复
  • 橘子汽水味

    P95、P99这些指标确实要重点看,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就是长尾延迟了

    2 月前 回复
  • 小幸运

    测试环境网络配置不一致这个坑我踩过,真的太坑了!

    2 月前 回复
  • 摸鱼专家

    连接池配置这个提醒太及时了,我们项目马上要上线,得赶紧检查一下

    2 月前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