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打开任何一个网站,你可能会注意到右上角那个小小的太阳/月亮图标——没错,就是那个能让你在明亮模式和暗黑模式之间切换的小按钮。说真的,这种设计现在几乎成了标配,但你可曾想过,为什么黑白模式会突然变得如此重要?作为设计师,我发现这远不止是跟风那么简单。
从用户体验说起
记得去年有个有趣的案例:某新闻网站上线暗黑模式后,夜间用户停留时间平均增加了23%。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黑白模式切换可不是单纯的”换个颜色”那么简单。在昏暗的环境中,白色背景就像直视灯泡一样刺眼;而在强光下,深色界面又会让内容难以辨认。现在的用户实在太挑剔了,他们希望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舒适地浏览内容。
技术实现的智慧
自动检测环境亮度切换模式的功能,听起来很酷对吧?实际上实现起来比想象中简单得多。现代浏览器已经可以通过prefers-color-scheme媒体查询获取用户的系统主题偏好。不过话说回来,强制自动切换有时反而会惹恼用户——比如在阳光明媚的咖啡馆里,突然切到亮色模式可能会亮瞎眼。所以好的设计总会保留手动切换的选择权。
不只是视觉舒适度
你可能不知道,暗黑模式还能省电!OLED屏幕显示黑色时像素是完全关闭的。Google的研究表明,使用暗黑主题时手机续航最多能延长30%。这让我想起一个设计师朋友的调侃:”我们的设计现在连电池续航都要管了”。但话说回来,在移动设备普及的今天,这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优势。
说到底,黑白模式之所以流行,是因为它完美诠释了”好的设计应该适应人,而不是让人去适应设计”的理念。下次当你切换主题时,不妨想想背后这些有趣的考量——当然,前提是设计师确实用心做了这个功能,而不是随便扔个切换按钮了事。
评论(10)
暗黑模式真的拯救了我的眼睛,晚上刷网页再也不怕被亮瞎了!
现在的设计连省电都要考虑,设计师也太难了吧 😂
我就遇到过自动切换模式太灵敏的情况,大白天突然变亮色真的很难受
文章提到的新闻网站案例很真实,我们产品上线暗黑模式后用户留存率确实提高了不少
OLED屏幕省电这个点之前还真没注意到,学到了 👍
我觉得手动切换比自动检测好用,毕竟每个人的使用场景都不一样
设计师朋友说的太对了,现在做产品要考虑的维度真的越来越多
有没有人跟我一样,觉得有些网站的暗黑模式配色做得特别丑?
确实,好的设计要适应人,但实现起来没那么简单,要考虑太多因素了
建议可以多讲讲不同行业对黑白模式的需求差异,比如阅读类和工具类APP可能就不一样